相信目前有很多人对于东芝ih电饭煲深度评测方面的知识都特别想要了解,那么老王也是在网络上整理了一些关于东芝电饭煲煮粥时间调整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
十多年前,日本IH电饭煲是烹饪班的天花板。即使需要配合巨大的变压器使用,即使是日语界面,也一直是国内日本淘大产品中的热门产品。几年前国产IH电饭煲研发并大量上市后,日本IH电饭煲的热度终于略有下降。四年前我家也买了小米的IH电饭煲,一直用到现在。最近拿到东芝家的IH电饭煲后,我把小米和东芝的电饭煲做饭对比了一下,结果震惊了我,就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上图为传统电饭煲。加热主要通过底部的圆形电热盘加热,并通过热传递给锅体,使米饭煮熟。因此,传统电饭煲的加热方法称为电热盘加热。
IH翻译是电磁加热。像电磁炉一样,它通过电磁效应加热整个锅来煮米饭,比电磁盘加热更平衡和快速,火分散在整个胆汁中,而不是锅底。再加上足够密封的环境,加热快,温度均匀,水不会流失,这就是为什么IH电饭煲烹饪美味。
从结果来看,传统的电饭煲做饭,底部和顶部的米饭味道不一样,而IH电饭煲基本一样。
那么每个人都是IH电饭煲,几百和两三千,国产跟进口,有什么区别呢?
电磁线圈通过加热内胆来烹饪,内胆的形状、制造工艺、材料和厚度决定了其加热的平衡性和导热速度。
东芝电饭煲的内胆称为铜釜,由六层锻造而成。最内层的钻石钛层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硬度,很少被品牌使用。
此外,厚度也是IH内胆的核心,足够厚的内胆可以保证更均匀的导热性,国产内胆的常见厚度为3-4mm,日本内胆为5mm。
我家三个电饭煲的内胆,小米底部光滑,国产有凹口,方便加热板靠近锅体。东芝底部有蜂窝结构,传热效果更好。
从侧面看,同样是IH电饭煲,小米和东芝的内胆设计完全不同,小米是常见的电压锅内胆。东芝的底部和侧角为60°结合铜釜技术,使热传导更加均衡。
小米的内部是一个平面表面,使用普通的无涂层,三到四年的涂层有一些白色。这也是国内的普通平面表面 不要碰涂层。东芝采用钻石钛涂层,硬度高、耐刮擦、耐腐蚀、无毒,内胆耐用保证5年。底部是东芝独特的内胆技术“水壶底沸腾环”,共七圈,可有效增加米饭的加热面积。
就三款内胆的重量而言,小米是最大、最重的。国产尺寸中等但最轻。东芝的最小尺寸接近小米的重量。东芝的内胆材料更好。
虽然内胆的边缘不能代表锅壁的厚度,但它仍然可以代表一定的材料水平。从上图可以看出,东芝内胆的标准厚度也达到了4.2mm,比其他两款都厚。
IH电饭煲的功率基本在1000W左右。烹饪程序什么时候全功率加热,什么时候降低功率,什么时候改进,因为内胆材料和烹饪设计导致各品牌不同,烹饪的米饭自然也不同。
将加热模块添加到东芝顶部,进一步拉开细节上的差距。
东芝有五种烹饪模式,即30分钟烹饪的快速烹饪模式、味道刚刚好的美味模式、耐嚼的Q弹稍硬模式 、适合老人和孩子的软糯模式和方便选择的标准模式在烹饪方面做得非常好。
除了白米,还有糙米和煲饭的延伸,再加上炖、蛋糕、烹饪三大功能,共有六大功能,比较全面。
这款东芝3L RC-10LTC是原装进口的国行电饭煲。220V直接插入中国,不再需要购买大型变压器。附件是一个勺子,一个量米杯,一个蒸塑料架。
背后的能效标志显示,电饭锅的起源是日本。
中文版的优点是顶部按钮都是中文的。以前很多人用日本版打印中文贴在上面,有国行版舒服多了。四个按钮,一个开关,老人一眼就能看懂。我妈教了一次,就用它做饭炖汤。
如上图所示,支持的烹饪内容种类繁多。
上盖为卡扣式安装,顶部设计有加热管。加热米饭可以更均匀,有效避免蒸汽在顶部凝结,滴水影响米饭或蒸食品的美感。
去除内胆,内部有文字“备长炭入”,即使用备长炭PFA粉末涂层。备长炭实际上是一种木炭的名称。它原产于日本和歌山县。它是由乌冈橡木炭化1300℃制成的。将备长炭涂层添加到内锅中,可以提高内胆远红外的放射率,使煮熟的米饭更加柔软可口。
内胆侧面的文字锻造和铜釜锻造是指锅底的制造工艺,铜釜是指铜内胆,最外层的材料是铜涂层。
内胆左右两侧刻度不同,对应量杯数量的水位。对于白米来说,量杯2杯的米饭煮的水需要放在2的刻度上,其余的可以等等。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多刻度的电饭煲,方便大家使用是日本电器的习惯。
这是标准的量杯,一量杯口容量为150g,记得结合电饭煲内的刻度放水哦。
这就是产品介绍的全部内容。让我们开始做饭吧!
我的IH电饭煲是小米饭煲Pro。我以前认为不同价格的IH差距应该在毫厘米之间,没有10元/斤的好米应该没有区别。
而且家里只有3元/斤的普通米,这样也比较实用,如果普通米饭吃不出差距,那么太贵的电饭煲意义不大!
洗米准备入锅,两边的米量和水一样。
小米饭锅Pro精煮饭屏幕显示1小时。东芝煮白米65分钟。
以上是两个电饭煲做的米饭。你能看到区别吗?
直吃的味道:差别很大!
如何描述这种差异,因为我每天都用小米的IH电饭煲,我吃得很清楚,每公斤3元的味道,一切都很正常。而东芝,我吃进口的泰国大米大约10元!
在细节和口感上,东芝咬下去更滋润,Q弹更多。而小米的相对不那么润滑,Q弹的感觉更少(注意,相比之下)。
为什么肉眼看不到的差距这么大?我在百微镜头里发现了两个区别。第一点是左边的小米,我打了两个红圈的米粒,中间裂开了。小米有更多的米粒,这在东芝很少见。我以前不认为这是一个坏现象,但今天我似乎明白了。
二是小米电饭煲煮的米粒。单颗粒表面崎岖不平,有糜烂的感觉,而东芝的米粒比较光滑,感觉小米煮透了,东芝刚煮好。
如果米饭裂开,里面就不能保持湿润感,咬下去也不会有那么多Q弹。米饭边缘糜烂,说明米饭煮得太多了。因此,口感上的保湿和柔软之间存在差距。我认为这是核心原因。
此外,在几乎相同水量和米量的情况下,小米电饭煲煮饭时水分流失74克,水分流失约16.4%。
东芝电饭煲失水63g,约14.82%。
也许这也是影响口感的原因之一吧?
在东芝电饭煲的说明书中,它指导我们做饭。
首先是洗米,需要6-7次,我们通常2-3次。
在水量方面,不同的米饭需要不同的口味,可以根据刻度稍微灵活调整。
煮水,要注意硬度,不要过硬,可以是RO净水器过滤的水,冷水很重要。
而最意想不到的一点就是翻饭,饭煮熟后,要立即开锅把饭翻松,避免味道变弱。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尝试使用相同的电饭煲和相同的米饭,看看是否有不同的口味变化。
传统的电饭煲做锅饭时,要在烹饪到一半的时候加入食材。懒人的做法是提前一次性倒入所有食材。...
将普通白米放入水中,倒入食材搅拌均匀,按锅仔米模式,然后去运动一下就可以等吃了!
时间到了,打开,马上翻饭!
圣光!你看到这锅诱人的米饭了吗!
拍照的时候,心里默念着舌尖上的中国台词。...
最后,把碗放在桌子上!拍照~在圣光的照耀下,这碗米饭没有在镜头下留下太久就消失了~
每一粒米饭都被酱油和香肠的油包裹着,发出明亮的光。香肠被榨出油脂,但反过来又吸收了水分,充满了柔软和韧性。玉米粒和胡萝卜在它们中间柔软,一勺放进嘴里。那种感觉...就叫幸福吧?
吃完才想起来拍不够,赶紧再装一碗补一张图~~真的很诱人,拍了几张这碗又被我杀了。
牛肉抓饭和鸡胸肉抓饭是我的减脂午餐之一。方法来自羊肉抓饭。配料是牛肉或鸡胸肉。洋葱、豌豆和胡萝卜被切碎,加入孜然粉。
倒入锅中搅拌均匀,按白米档位65分钟。我在这里说的是懒人的方法,所以我不会提前炒。
然后是开锅开锅的时候了!
这种牛肉饭,牛肉必须有更多的筋膜,这样味道就会丰富,65分钟筋膜软,入口Q弹有一点耐嚼,孜然和米饭混合在一起,吃很多次不会厌倦啊!胖纸!
当然,我们应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米饭、肉和配菜的比例。控制比例是减肥的关键。
最后一张动画~半夜写这样的文章真的很痛苦~~
猪梅花肉,这次对老人来说,听起来像是一件好事,如果加上一个盐水词,那就是唾液直流。猪梅花肉只需要简单地加入高酒和酱油、蚝油和姜丝一起腌制,时间越长越好,我在这里2分钟。同样使用烹饪程序65分钟,30分钟打开肉翻转一次。
开锅画面如上~好的电饭煲水分流失很少,这种只靠酒和酱油的卤肉也不会焦。
卤肉切好装菜~猪梅花肉的特点和雪花牛肉差不多,瘦肉之间穿插着纹理肥肉,所以味道特别香。
盲目猜测《食神》中的暗销魂叉烧饭应该用梅花肉,否则根本达不到销魂的效果,就像我的一碗简单的肉菜一样,让任何成年男人一秒钟就能扫光!
你,不动吗?
煮鸡翅是为了还原小时候奶奶炖的鸡翅。蒜、蒜苗、姜丝、胡萝卜、八角2、一点肉桂,加料酒一勺、蚝油一勺、酱油两勺。
将各种配菜均匀地放在下面,将三种酱汁混合,均匀地擦拭鸡翅,然后放入。同样是白米的65分钟模式,30分钟搅拌鸡翅和配菜。
淡淡的卤味没有市场上的卤菜那么重,鸡翅软到入口即化,但皮肤没有破。
把鸡翅放进嘴里,收紧嘴,用力吸。半个鸡翅的肉和骨头分开了!拿起一口米饭,感受蛋白质和脂肪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我一直相信国内产品越来越强大,但我忽略了,当制造商培育一种技术或产品20或30年时,积累的技术在几年内真的无法随意超越。要实现无限的接近,完全达到同样的水平仍然需要时间。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
用100元的普通电饭煲,3元/斤的米饭可以煮出当年学校食堂1.5元/斤的米饭。
我家这个国产小米的IH电饭煲,能把3元/斤的大米煮出3元大米应该有的味道。
3LIH电饭煲东芝能煮出8-10元米的味道。
我希望这次经历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今天的文章到此为止。